A Q
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
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uide of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n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
(报批稿) |
本标准按照GB/T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
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。
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(TC288/SC7)归口。
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、北京科技大学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。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殷德山、周书林、刘宝龙、金龙哲、张忠彬、李戬、郭金玉、陈建武、杜欢永、杜雅兰、姜立升、郭怀勇。
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
本标准规定了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性能评估的检查项目、检查方法和判定规则。
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对通风除尘系统排风罩、管道、通风机、除尘器的运行监测与性能评估。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/T6719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
GB/T11021 电气绝缘 耐热性和表示方法
GB/T13931 电除尘器 性能测试方法
GB/T15187 湿式除尘器性能测定方法
GB/T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
GB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
JB/T8689 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值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3.1
排风罩 hood
设置在有害物源处,捕集和控制有害物的通风部件。
3.2
旋风除尘器 cyclone
含尘气流沿切线方向进入筒体做螺旋形旋转运动,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尘粒分离和捕集的除尘装置。
3.3
湿式除尘器 wet scrubber
使含尘气体与液体(一般为水)密切接触,利用液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及其它作用捕集颗粒的除尘装置。
3.4
袋式除尘器 bag-type fabric collector
用纤维滤料制成的袋状过滤元件来过滤和捕集粉尘的除尘装置。
3.5
静电除尘器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
利用电晕极产生的电场使尘粒带电,并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在集尘极将尘粒捕集的装置。
4.1通风检测
对通风除尘装置进行检测,应配备的工器具包括:
—烟雾发生器
—热电风速仪等直读式风速仪
—皮托管及压力计
—粉尘采样装置
—分析天平
—镊子
—温度计
—万能表
—卷尺
—扳手
—张力仪
—听音器或者轴承检测器
—兆欧表
—微压计
—测试锤或木槌
—转速计
—钳形电流表
—其它
排风罩的检查项目、检查方法、判定规则见表1:
表1 排风罩性能检查评估表
检查项目 |
检查方法 |
判定规则 |
(1)排风罩的结构、磨损、腐蚀、凹陷等情况 |
① 检查排风罩的组装状态。 |
① 排风罩结构、尺寸及其连接部位仍保持设计状态。 |
② 检查排风罩的表面状态。
|
② 没有如下异常:
a) 可能导致吸气能力下降的磨损、腐蚀、凹陷以及其它损伤。
b) 可能导致罩体腐蚀加剧的油漆损坏。 |
③ 检查排风罩的内部状态。 |
③ 没有如下异常:
a) 罩内存在粉尘或烟尘等堆积物。
b) 罩口被粉尘或烟尘等堵塞。 |
(2)控制气流的流动状态 |
① 检查排风罩罩口周围是否存在妨碍气流流动的柱子、墙壁等构筑物。 |
① 柱子、墙壁等构筑物均不妨碍气流流动。
|
② 检查排风罩罩口附近的工器具、加工件、材料等是否妨碍气流流动。 |
② 器具、工具、加工件、材料等均不妨碍气流流动。 |
③ 启动局部排风装置,用烟雾发生器在排风罩罩口检测烟的流动方向。检测位置见附录A。 |
③ 烟雾不滞留、全部进入排风罩。 |
④ 根据③的检查结果,如果烟雾全部进入排风罩,则停止局部排风装置,用烟雾发生器检测控制点气流状态。 |
④ 烟雾不流动而停滞在原处。 |
(3)接受式排风罩的开口面朝向 |
检查在常规作业时粉尘的飞散状态。 |
无粉尘从排风罩逃逸。 |
(4)密闭罩内部负压保持情况 |
开启风机,通风量为设计风量时,测定密闭罩孔口或缝隙处的气流速度。 |
在密闭罩不严密处,气流流入罩内,气流速度应不小于0.4m/s。 |
管道的检查项目、检查方法、判定规则见表2:
表2 管道性能检查评估表
检查项目 |
检查方法 |
判定规则 |
(1)外表面的磨损、腐蚀、凹陷等情况 |
目视检查管道外表面状态,重点检查管道分支、变径、转弯等气流变化的部位。对排风管道的分支管道,应从与排风罩的连接处向合流部位的方向检查;对主管道,应沿气流流向检查。 |
没有如下异常。
a) 可能造成空气泄漏的磨损、腐蚀、凹陷以及其它损伤。
b) 可能导致腐蚀的油漆损伤。
c) 可能存在增大风阻或者造成粉尘堆积的变形。 |
(2)阀门状态 |
① 检查流量调节阀的张开度和固定状态。 |
① 阀门可以按保持装置性能良好的开度固定。 |
② 对设有切换阀门的管道系统,则分别使排风罩连接管路处于开放或关闭状态,启动局部排风装置,用烟雾发生器检查烟雾是否被吸入排风罩。 |
② 管道处于开放状态时,烟雾被吸入排风罩。管道处于关闭状态时,烟雾不被吸入排风罩。 |
(3)连接部位状态 |
① 检查法兰的连接螺栓、螺母及垫圈,是否存在破损、缺失、松紧不均的情况。 |
① 用于连接法兰的螺栓、螺母及垫圈,不存在破损、缺失、松紧不均的情况。
|
② 启动局部排风装置,用烟雾发生器检查连接处是否有空气吸入或漏出。 |
② 连接处烟雾不被吸入或吹散。
|
③ 如果无法进行②的检查,则倾听管道连接处是否有空气吸入或漏出的声音。 |
③ 没有空气吸入或漏出的声音。
|
④ 无法进行②或③的检查时,使用皮托管和微压计通过管道上测孔检测管道内静压。 |
④ 管道内的静压值与设计值没有显著差异。
|
(4)检查孔状态 |
① 查看检查孔的部件有无破损、锈蚀、脱落等情况。 |
① 无破损、锈蚀、脱落等情况。
|
② 查看检查孔的开闭状态。 |
② 开关灵活,密闭性能良好。 |
③ 用烟雾发生器检查垫圈部位是否有空气吸入或漏出的现象。 |
③ 没有烟雾被吸入或吹散的现象。 |
通风机的检查项目、检查方法、判定规则见表3:
表3 通风机性能检查评估表
检查项目 |
检查方法 |
判定规则 |
(1)防护罩及其连接部位的状态 |
检查传动皮带防护罩及其连接部位的状态。 |
没有磨损、腐蚀、破损及变形,且安装部分无松动。 |
(2)叶轮受腐蚀、磨损的情况 |
检查叶片表面是否变得粗糙,是否有孔洞。 |
叶片表面光滑、无孔洞。 |
(3)噪音及振动情况 |
① 检查噪音及振动的情况。 |
① 没有异常噪音和振动。振动限值见JB/T8689。 |
② 若通风机振动较大,检查其是否满足静平衡或动平衡要求。 |
② 通风机叶轮达到了平衡精度要求。 |
(4)皮带的状态 |
① 检查皮带、皮带轮是否存在损坏、中心偏离、键槽松动等情况。
|
① 没有如下异常:
a) 皮带损伤;
b) 皮带与轮槽尺寸不匹配;
c) 张挂的多根皮带型号不同或者张挂方式不统一;
d) 皮带轮有结构损坏、中心偏离或者安装位置偏离等现象;
e) 键及键槽松动。 |
② 用张力计压下皮带,检查挠度(X)。
|
② X应满足0.01L<X<0.02L。
式中X和L分别代表图1所示部分的长度。
图1 |
(5)轴承的状态 |
① 风机启动状态下,选用下述方法之一检查叶轮轴承的状态。
a) 将听音器放在轴承上,检查有无异常声音。
b) 将轴承检测器的探头放在轴承上,读取检测值。 |
① 没有如下异常。
a) 没有异常旋转音。
b) 读数在正常范围内。
|
② 风机运转1小时以上,停运后,检查叶轮轴承表面温度。 |
② 轴承温度应不超过70℃,且与周围环境温度差宜小于40℃。 |